宣传图片一

造林设计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3-11-25 点击次数:


 

 

一、基本情况

(一)林场概况

河南屯林场位于黑河市东南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1′50″、北纬50°12′27″。东、北靠黑龙江,南与黑河市卡伦山林场、试验林场相接,西与二站、大平、江防林场相邻。

(二)、自然环境

我场属于小兴安岭山脉北坡,山势连绵起伏,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520米,最低海拔126米,平均海拔270米。我场营林区内主要有石金河、阿陵河两条河流,分属黑龙江水系的一、二级支流,分别由西向东流入黑龙江。林场属于小兴安岭植物群系,植被十分丰富。乔木主要有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灌木主要有榛柴、胡枝子、杜鹃、旱柳等;草本主要有羊胡草、小叶章、苔草、三棱草等;药用植物有黄芪、百合、苍术等;山野菜有蕨菜、老山芹等;林果产品有榛子、都柿等;菌类主要有榛蘑、元蘑、猴头、木耳等。

我场土壤有8个土壤类型、23个亚类。主要土壤以暗棕壤土和黑壤土为主

林场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可达-35℃,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年有效积温2000℃左右,无霜期115-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600毫米。

(三)森林资源

我场林业总经营面积135556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135290亩,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面积101655亩;疏林地面积9255亩;灌木林地面积22470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40亩;非林业用地220275亩。

(四)社会状况

林场座落于爱辉区幸福乡内,营林区内11个自然村屯、15个农场连队。场家属区总户数123户、总人口363人,林场职工136人,退休职工36人。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设计依据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

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3、《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DB/T507-1999)

4、《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业设计操作细则》

5、《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

6、《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

7、黑林发[2011]52号

8、爱区林[2011]19号

9、根据2002年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土地资源利用调查、耕地普查等成果资料编制设计。

(二)原则

1统筹兼顾: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加快后备资源建设步伐。

2科学设计:坚持《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作业设计操作细则》及《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的标准,进行区划设计。

通过查阅《森林资源调查簿》确定造林区域,到现地对林分的各项因子进行核实,对符合造林条件的地块,用GPS定位及确定面积,在作业区地点及四至打桩定界。通过内业设计,利用微机成图,编制此造林设计。  

3、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要依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合理安排好林种、树种,按照《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标准,科学造林,做到适地适树,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4、坚持政策引导、利益驱动、活动机制的原则。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筹集造林资金,本着谁造谁有,充分调动个人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活化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造林。

5、造林机制: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筹集造林资金,本着谁造谁有,充分调动个人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活化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造林。

6、造林模式:根据我场造林地块所处位置及适应情况选择技术模式为山地丘陵生态型。

三、规模、范围与布局

造林面积1500亩,共计16块,造林地类为宜林荒山荒地。

1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5林班1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225亩,权属为个人。

2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5林班3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45亩,权属为个人。

3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5林班5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75亩,权属为个人。

4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5林班6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05亩,权属为个人。

5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2林班1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20亩,权属为个人。

6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2林班8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50亩,权属为个人。

7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2林班5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45亩,权属为个人。

8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2林班4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30亩,权属为个人。

9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2林班2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5亩,权属为个人。

10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1林班5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60亩,权属为个人。

11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6林班6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60亩,权属为个人。

12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14林班4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5亩,权属为个人。

13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3林班5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50亩,权属为个人。

14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4林班9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210亩,权属为个人。

15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4林班7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60亩,权属为个人。

16号造林地块位于石金河营林区的104林班8小班,分类类型为一般生态林,林种为防护林,设计营造水源涵养林,面积135亩,权属为个人。

四、营造林技术设计

(一)整地

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秋季进行,以利于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保墒十分差的地段进行现整现造。

2、整地规格:视苗木根大小和长短,退耕地情况而定,尽量减少对地表及植被的破坏,一般人工穴状整地规格口径50厘米、深20厘米。

3、整地标准:沿等高线平行配置。干旱陡坡地带,穴面成外高里底,湿润缓地带,穴面略呈丘形。穴壁垂直,将草皮、土块打碎,拣净石块、杂物等。将表土回填坑内。

(二)栽植技术

1、栽植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到栽植深度(15厘米)时开始造林,本场的气候条件一般在四月下旬至四月末,造林持续时间在适时范围内越短越好。

2、栽植密度:每亩222株,即每公顷3300株,株行距为1.5×2米,植苗点采用长方形或者三角形配置

3、栽植方法:本年造林采用窄缝栽植法,用铁锹或镐开成上下垂直并保证苗根舒展的窄缝,将苗木及时送入逢中,深浅适中,不窝根,随之将锹或镐从缝中拿出,将苗根挤住,稍提苗,然后踏实,培一层浮土。

4、栽植标准:植苗时必须做到根系舒展,深浅适宜,不窝根、不露根、扶正、踏实、株行距标准。

(三)幼林抚育

用镐锹带状或穴状幼林抚育,连续进行三年五次,即:2、2、1制。每年第一次造林后至6月,实行镐抚,抚育内容:扶正、扩穴、松土、除草,扩穴直径达到50厘米;第二次抚育7-8月实行刀抚,带状或穴状割除影响树苗生长的杂草,茬高5厘米以下,幼林抚育做到不伤苗、不压苗。第三年抚育方法同第一年,第三年抚育用刀抚一次。

(四)检查验收

造林后,按《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在当年7-8月份,逐地块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和成活率检查验收。凡是树种、造林密度合乎要求,地块或小班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视为造林合格,造林三年后,抚育等各项工序完成,进行成林检查验收,凡是保存率达到85%以上,视为退耕还林工程成林,转入成林。

(五)、新植幼林保护措施

1、防火:在必要的造林地块开设一定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加强对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设立森林防火警示牌,控制火源管理,对野外作业点、地营子签定森林防火责任状,一旦发生火情,及时出动扑打,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2、病虫鼠害的防治: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措施是平时由护林人员对造林地病、虫、鼠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情况及时向林场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防治。重点防治鼠害,在鼠群密度高的地块投放药剂。

3、管护:造林后,派专人在造林地周围设立警示牌,安排护林员对造林地进行巡护,禁止采集山产品、放牧、等一切不利于苗木繁育的人为活动。

五、种苗

1、种苗选择

   林场所需苗木全部来源于林业局统一调拨,符合造林标准的Ⅰ、Ⅱ级苗木。

2、苗木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严格把好苗木质量关,工程用苗一律使用由林业局退耕还林办统一组织调配并且经过检验检疫符合标准的苗木,由局、场二级把关,实行苗木调拨单制。

要特别加强造林苗木的保管工作,做到苗木"五不离水",即圃地假植不离水、苗木包装不离水、苗木运输不离水、造林地假植不离水、造林时苗木罐不离水。同时注意保护好苗木根系和顶芽。

3、苗木标准

依据《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23/390-2001选用Ⅰ、Ⅱ级苗木。

4、需苗量

退耕还林造林1500亩,按每亩用苗222株,需苗木360000株,苗木由林业局统一调拨。

六、造林机制

本次调查设计为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造林机制全部为个人。

七、劳力来源、用工量测算、投资概算

(一)、劳力来源:造林劳力来自本场职工与雇佣农村闲散劳力

(二)、用工量:我场2013年造林1500亩,用工量经过综合评价计算,总用工量为4500个。

(三)、投资:计划造林1500亩,营造林工程投资504000.00元,其中需要树苗360,000株,每株0.15元,计54000.00元,营造工资72000.00元,后期管护抚育工资378000.00元,其它2000.00元。总投资506000.00,每亩337.30元。

八、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河南屯林场为保证本次造林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成立了一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工程造林领导小组

  长:印晓东

副组长:关英智

  员:杨洪涛、索江跃、王太胜

林场由主管场长主抓此项工作,领导跟班作业,包干、包片、保成活。

2、技术培训

在培训作业前,由林场组织对参加植树造林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造林技术规程。

3、检查指导

由主管场长、技术员、现场员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各个作业组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严把质量关。

4、施工要求

四月末五月上旬,土壤解冻到栽植深度时,立即造林,做到适时早栽。

九、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

(1)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后,我场可增加森林面积1500亩,森林面积增加,生态特征将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将逐渐恢复,增强自然环境在各种生物作用下,多方面、全方位防护功能。

(2)本工程将通过森林植被固定土壤,通过树木逐渐缓降水对地表的冲力,提高森林表土抗蚀功能和生物防护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工程区域小气候,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2、社会效益

(1)退耕还林工程属劳动密集型事业,需大量人力从事专门施工和长期管护,这就是为林业剩余劳力开辟了一条就业新路,有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从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2)生态环境的优化,将会拉动与生态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副业等许多产业的发展,将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加快了奔小康走向富裕的步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的全面进步。

3、经济效益

1500亩的荒山荒地造林成功后,本场新增了1500亩的森林面积,在培育期内, 通过对林木3-5次的抚育采伐每亩平均生产木材3立方米计算,可生产商品材4500立方米;按现行的价格700元一立方米计算,通过抚育采伐可获预期经济效益315万元。同时为农田提供防护和保持水土也会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

 

 

 

 

爱辉区河南屯林场

2013年4月20日

信息来源:www.sb788.com管理员 | 责任编辑:www.sb788.com管理员